就在暴风魔镜裁员、分拆之际,VR领域又迎来新兵。11月15日,知名导演张艺谋等联合创办的当红齐天集团与联想集团在北京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想创投将战略投资当红齐天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SoReal品牌。此外在同天举行张艺谋新片《长城》的发布会上,张艺谋宣布,《长城》也打算做很多VR的开发。 从张艺谋、贾樟柯、高群书等知名导演,到黄晓明、吴奇隆等大牌明星,今年以来,影视圈纷纷选择拥抱VR技术,新的技术能否给日渐疲软的中国电影(600977)票房带来转机?商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现状 知名导演 纷纷跨界加入VR产业 今年被称为VR的元年,随着VR的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参与到VR领域的投资和业务之中。今年3月,张艺谋等联合创办的当红齐天集团宣布,推出基于VR技术的SoReal品牌,此后该品牌开始了疯狂线下拓张之路。目前SoReal品牌的VR娱乐体验中心已布局北京主要商圈。 11月15日,联想创投战略投资以“VR娱乐生态”为核心定位的当红齐天集团及SoReal品牌,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VR。联想集团副总裁宋春雨表示,通过投资SoReal,联想将与当红齐天一起打造VR的全产业链,打通硬件与内容环节。联想创投将整合联想资源,同时拓展万达集团等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基于“联想硬件、SoReal内容及解决方案、万达线下流量”的三位一体的VR体验。 同时,11月15日,张艺谋在新片发布会上也宣布,自己将跨界加入VR产业,他直言,凡是跟影像有关的技术革新,“《长城》也打算做很多VR的开发。我相信VR在几年之内发展和更新的速度会超过我们的预期。” 记者留意到,投身VR业务的明星并不只张艺谋一人。今年9月,贾樟柯就牵手法国著名电影公司MK2,并宣布重点开发目前行业大热的VR电影,贾樟柯更是首开先河,表示计划将于明年拍摄一部VR剧情长片。 此外,今年3月暴风科技宣布拟以10.8亿元购买吴奇隆的影视制作公司稻草熊影业60%的股权,开启双方在VR领域的合作;黄晓明不仅常常在微博晒玩VR游戏的趣事,还通过其创建的易星传媒投资拍摄了VR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 挑战 国内VR影视制作 存诸多难点待突破 “写剧本、讲故事与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包括拍摄手法和后期剪辑所有的东西都完全不一样,VR影视对整个电影产业的改变不是延续性的,而是颠覆性技术。”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告诉记者,VR影视作为新兴文化产品,满足了观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需求,但是在技术升级、内容制作上,国内VR影视制作还有诸多难点有待突破。 “当下,VR影视还处于炒噱头的阶段,市面上的VR电影只是几分钟的短片。”著名娱评人、电影导演鸿水表示,除了制作层面,VR电影亟待解决的是商业模式上的挑战,“普通的电影,影视公司可以通过院线挣钱,但VR技术,观众就不必去影院了,影视公司如何收回制作成本?现在看来还不清晰。” 曾制作多部VR电影的兰亭数字COO庄继顺认为,目前VR影视制作主要面临三大难题:导演逻辑、镜头语言和灯光美术,“以前拍摄电影只需要一个影视制作团队就可以拍一部电影,现在做VR电影需要一支VR摄像机团队,VR后期制作团队,包括一些具有现场拍摄经验的执行导演。”他还表示,对于影视公司而言,最难摸索的是VR影视的营收模式,“VR影视的拍摄成本过高,周期过长,目前来说肯定是亏钱的。” 前景 VR技术或进一步 助推票房市场 截至11月13日,2016年中国内地总票房突破400亿大关,相比去年破400亿快了19天,但是与行业预期的全年600亿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在经历5年井喷式增长后,2016年的票房增速,无疑给影视圈泼了一盆冷水。 面临即将触及天花板的国内票房,“电影+VR”被很多业内人士看成是“救命稻草”。佟大为曾表示,目前电影院线投资具有风险,VR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线城市已经饱和了,三四线城市则投资的回收时间较长,而VR未来三到五年有很大的市场,人们或许“不用去电影院看电影,带一个设备就可以直接感受到比现代影院更先进更全面的感官体验。” 事实上,影视巨头们也早早开始吸纳资金,布局VR产业:11月10日,IMAX宣布完成VR基金首期5000万美元的募集,用于VR技术在电影和游戏等领域的推广。此外目前国内包括光线传媒(300251)、华谊兄弟(300027)、华策影视(300133)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也已通过并购VR相关公司、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进入VR领域。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国内涉及VR的投资就已达18亿元。 著名娱评人、电影导演鸿水告诉记者,科技对电影产业的带动是革命性的,“当年3D技术就对全球票房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不排除VR技术未来也会进一步助推票房市场的可能。” 纵深 VR能否让中国电影弯道超车? 长期以来,在中国票房高速增长背后,都面临着内容粗糙、五毛特效的骂声,而新兴的VR技术,或能让中国电影在未来的VR发展浪潮中获得一定的机遇,从而被多方看好。 不过,正如2010年兴起的3D技术一样,现在VR影视行业,走在前列的依然是好莱坞。据好莱坞导演公社统计,今年好莱坞VR电影计划数量已经超过110部。去年好莱坞电影有12部成VR版,包括《魔兽争霸》、《火星救援》、《分歧者联盟3》、《复仇者联盟2》等大片。 相比之下,国产的VR电影大多数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短片,现在VR影院或体验馆还有待普及。其中,制作费用高和周期长,让很多国内影视公司对VR望而却步。据媒体报道,中国第一部VR微电影《活到最后》,虽然片长只有12分钟,但却拍了6个月之久。 商业电影发展了一百年,好莱坞形成了工业化的巨轮,而中国还是一个小作坊,虽然中美的电影基础有所差距,但好在大家在VR领域都才刚刚起跑,差距很小。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要“弯道超车”,在突破VR技术之后,还要翻过VR美学和VR创意的大山,这对中国的影视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声音 “VR影视走向成熟或许还要5年” 谁都知道,今年是VR技术的元年,但在资本疯狂涌入的背后,VR公司也竞争激烈。VRZINC创始人刘云曾表示:“在过去一年中,70%的VR硬件创业公司都倒闭了,2014年国内共有200多家做VR头盔的公司,2015年只剩下60多家。若以此进行估算,VR行业的市场淘汰率能达到近70%。” “VR影视走向成熟,不可能是两三年能完成的事,或许还要五年时间,这其中必然会有企业倒闭,新的企业前赴后继,谁能挺到最后,谁就有机会成为巨头。”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表示,虽然VR影视代表了新兴电影技术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还处于摸索期,在这段路途中,VR行业必定会面临大规模洗牌。 |
两款神秘新作将在7663开启封测 引领VR市场
7663携《奇幻滑雪》入驻微软官方商城 助力